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老边资讯网 2021-10-21 450 10

神舟十二号安全着陆,聂海胜不喜欢自己被宣传,曾一再反对出书

up直播

9月17日上午,聂海胜的弟弟聂新胜兴奋地描述着即将迎来的欢迎仪式,“600名学生坐在体育馆里,手里拿着国旗。”他双手在空中使劲晃了晃,模仿学生们摇国旗的样子。

11点,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时间越来越近,聂新胜不住地问:“新闻里还是12点多回来吗?时间没变吧。”

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,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16分,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,将于9月17日返回地球。太空出差90天的航天员,要回家了。

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,航天员聂海胜的家乡热闹非凡。

“我们都估算着时间,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。”枣阳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。9月16日下午,杨垱镇文化广场上,市民们敲着鼓,舞起火红的长龙。枣阳市大街小巷的牛杂面馆挂着“致敬航天人”的横幅。

他们在故乡,等英雄凯旋。

【1】两年未见,7月份与聂海胜天地通话

聂新胜跟哥哥长得像,瘦高个儿,腰板儿直。他与聂海胜相差13岁。1983年,聂海胜入伍时,聂新胜记忆模糊,只记得哥哥会定期寄来生活费,供他读书。

如今,聂新胜在哥哥的母校枣阳一中做后勤工作,早上8点半上班,下午3点半下班,加班是经常的,“学校的事又多又杂。”

大儿子12岁,刚入初中,小孩子贪玩,聂新胜将他送入私立中学,“住校管得严。”谈起儿子,聂新胜话多了起来,忍不住介绍:“暑假刚考过钢琴十级,这次数学摸底考试考了100分。”他总是教育儿子,向大伯学习。

聂新胜。图/武汉晨报记者马婕盈

聂新胜上一次见哥哥,是2019年6月,当时聂海胜在外地疗养,顺道回家一趟,可停留不到一天就匆匆离开。“我们在一起吃一顿饭就很不错了。”聂新胜说,2019年情况特殊,平时七八年才能见一次。

他也很少跟哥哥通话,“他工作特殊。”聂新胜理解哥哥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兄弟俩达成默契,给哥哥打电话,聂新胜拨通后,铃声响过10秒便挂断。“他有空时会打过来。”聂新胜说,通电话的时间也很短,“他要学习、训练的内容非常多。”

哥哥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员的消息,聂新胜6月16日才知道。

6月17日上午9时22分,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。观看直播的聂新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“这是我哥哥第三次上太空。虽然每次都知道会没事的,但我每次还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。”

90天,哥哥的消息只能在新闻中获取。聂新胜记着每一个关键时刻,升空、进入空间站、出舱、落地。

7月15日,聂新胜接到嫂子聂捷琳的电话,得知有机会前往北京与哥哥进行天地通话,聂新胜赶紧买了飞往北京的机票。7月25日上午,聂新胜夫妇带着两个儿子,与嫂子一起前往北京航天员中心。

10点半,两块儿电视大小的屏幕上传来聂海胜的影像。聂新胜对着话筒说“祝贺你们”,一两秒后,得到哥哥回应,一家人聊着家常,隔着屏幕“团聚”。聂海胜不忘叮嘱妻子带着弟弟好好玩,“嫂子昨天给我们买衣服了。”聂新胜开心地说。

他拉着大儿子站在屏幕前,“孩子爱玩。”他讲给哥哥听,聂海胜笑了:“要玩就好好玩,要学就好好学。”

航天员中心安排的通话时间是每家15分钟,刘伯明和杨洪波的家人在北京生活,通话方便,就把机会让给了聂新胜。一家人聊了50多分钟,通话的最后,聂新胜记得,哥哥告诉他们,以后可以冬天来北京玩,“天不热,人少。”

聂新胜时刻挂念着哥哥。8月20日上午8时38分,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。聂新胜悬着心,看着手机里,哥哥挂在机械臂上慢慢往外走,“57岁了,在太空待3个月就是奇迹。”

这次出舱作业约持续80分钟,“比上次出舱时间短。”聂新胜计算着。

【2】少言的兄弟

从枣阳市驱车20多公里,来到杨垱镇。大片的农田收割完毕,秸秆慵懒地躺在泥土上。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着成片的玉米粒,橙黄的玉米映着蔚蓝的天显得格外鲜艳。

聂海胜家的老屋在聂庄,离镇上有一段距离。通往村庄的路窄,仅容一车通过,路边的野花星星点点地藏在草丛里。聂海胜的家在哪里,村民都知道,记者一路打听,来到聂家老屋前。

这是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。三间红砖房后墙脱落,屋顶上的草有一丈高,周围的椿树长得旺。

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家。图/武汉晨报记者马婕盈

聂海胜家里姐弟8人,他排行第六。2006年,枣阳作家徐青来到聂庄,采写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。徐青也是枣阳一中毕业的,比聂海胜小几届。他走进聂海胜的成长,那是看得见的艰苦。

农村穷,缺柴烧。徐青回忆,聂海胜小时候,家里连挑水的钩担都没有。扁担两头挂两根绳子,绳子上拴一个木钩挂住水桶,木钩用枣阳话说叫“钩担”,“钩担做柴烧了,聂海胜挑水都是用手拎。”徐青说。

徐青在书中记录了聂海胜拿一只兔子当学费的少年时代,裹着被罩睡床板的中学时代和徒步四十里路回家的高中时代,“实际上,聂海胜青年时期的经历要比书中写的更苦些。”

杨垱镇海胜中学。图/武汉晨报记者马婕盈

“他是个少言的人。”这是聂海胜给徐青的印象。写书之前,徐青与聂海胜通了电话,电话中,聂海胜一再反对出书,“他不喜欢宣传。”徐青说。

徐青多次强调书写他的成长对青少年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,聂海胜才勉强同意。“我想写的悲壮一些,不能太凄惨。”经过长时间的走访,“聂海胜的艰苦,我远远没有写够。”徐青感叹。

聂新胜也是个少言的人。2006年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时,聂新胜在家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,当时聂新胜28岁,还没结婚,面对媒体采访,聂新胜说:“在我们农村,这个年龄还没有娶媳妇绝对属于晚婚了。但是我不能娶,我娶了媳妇后肯定会分心,这会让哥哥担心我能否把老母亲照顾好。”

母亲去世后,聂新胜来到枣阳一中工作,他从不提自己是聂海胜的弟弟。中午在食堂吃饭,聂新胜基本上不说话,“面对面碰到人,我一般不会在他们身边停留。”

聂新胜印象中,小时候,母亲也很少向他提起哥哥的职业,“她的性格和我们非常相似。”2005年神舟五号起飞时,聂新胜通过电视直播才知道,哥哥是航天员。

【3】学会做牛杂面,等哥哥回家

聂海胜的高中同学尚继升回忆,聂海胜刚参军入伍时,每天有1块8毛钱的生活费,“我们都很羡慕。”尚继升收到聂海胜寄来的照片,照片中,聂海胜一身军装端着枪,“好威风啊。”

尚继升大学毕业后,回母校任教,经常跟学生们提起聂海胜的故事。2004年,聂海胜带着夫人聂捷琳回访母校,尚继升作为师生代表领着聂海胜参观,这么多年来,这是他唯一一次见到聂海胜。

绕着校园走一圈,学校新修了楼房,四层教学楼能容纳几千名学生,“学校发生了很多变化,过去的一些建筑都不存在了。”他向聂海胜介绍。

座谈会上,聂海胜讲了航天训练的艰苦,尚继才把这些转述给学生,“鼓励学生好好学习,将来报效祖国。”

2005年,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完成后,枣阳一中设立聂海胜班。“楼上有个很大的牌子。”教学楼下,一名高二的学生领着记者寻找聂海胜班,从下往上看,三楼的位置,大红的牌子标记着。

枣阳一中一共60多个班级,“全校只选出一个聂海胜班。”一名教师介绍,入选的学生要经过学习、素质等各方面考察,“光学习好是不行的,要各个方面都优秀。”学校将聂海胜的事迹印在小册子上,学生们人手一本。

枣阳一中600余名师生观看直播。图/武汉晨报记者马婕盈

9月17日中午12点半,600名学生齐聚体育馆观看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的直播。1点35分,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,返回舱触碰大地摩擦出明亮的火花,体育馆内响起掌声。

聂新胜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,攥着国旗的手紧张地放在膝上,眼睛盯着屏幕。学生们挥动着国旗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歌声中,三名航天员被抬出舱门。聂海胜开口说话时,体育馆里再次响起掌声、欢呼声,盖住了聂海胜的声音。

镜头拉近,聂海胜微笑着,神态轻松。聂新胜眼眶红了,“打开舱门的那一瞬间我才放心,他一定安全了。”

接受央视采访时,聂海胜说:“中国航天工作者也将不辱使命,不负重托,再立新功。”枣阳一中的体育馆里,聂新胜对着哥哥说:“我学会了做襄阳牛杂面,等你回来做正宗的牛杂面吃。”

聂新胜不知道哥哥什么时候能回来,他觉得近段时间不方便给哥哥打电话:“他要疗养身体。”这个中秋,“吃个月饼凑合过吧。”

武汉晨报记者马婕盈湖北枣阳报道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wccm.sinanet.com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老边资讯网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老边资讯网 X1.0

微信扫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