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
老边资讯网 2021-10-23 450 10

媒体评“社交牛掰症”:“梗”下的认同焦虑不能忽视

和诺

原标题:评论丨“社交牛掰症”有啥好牛的?

在新词层出不穷的今天,“社交牛掰症”是个相对容易理解的概念,即与“社交恐惧症”相对,指在大众社会行为中外向、不怕生、自来熟,且游刃有余。

当然,“社交牛掰症”概念也并非突然诞生。据梳理,其最早可追溯到2006年,初生代网红“焦双喜”在网络上发布各类短视频,其中《B哥的一天》就以“用洗衣粉在马桶里洗头”等极具戏剧性、搞笑、出格、夸张的行为而引人注目。这被认为是“社交牛掰症”的雏形。

这个概念首次成为热门是在今年7月。在B站某up主搬运“焦双喜”的《B哥和路人支持鸿星尔克》视频评论区,有网友用该词总结了自己的观后感。随后,这一非常具有网络特性精准概括的概念,便频频出现在各种类似的视频和图文中,随即成了一股热流。

和抱团取暖的“社交恐惧症”不同的是,“社交牛掰症”的表现其实大多带有表演性质,通过在公共场合刻意做一系列出格的可能会“社死”的动作,来获取网友的围观和关注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“社交牛掰症”作为一个另类,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理。当然,它更像一个具有娱乐性质的“梗”,一些日常被压抑不被允许的行为或某些长久背负的“社交压力”,在这些人身上得到了释放,也就获得了暂时的心理愉悦。这个“梗”帮助一些人找到了“吐槽”的切口,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或他人的“社牛”行为,从而形成了席卷网络的狂欢,在满足社交需求的同时,也获得了某种集体共鸣。

“社交牛掰症”走红,“梗”下的认同焦虑也不能忽视。在“社恐成为标配”的当下,大量年轻人才会对“社牛”另眼相看。在类似视频或图文的评论区,有大量表示“羡慕这个心理素质”“此刻很需要”的人,这足以说明,对于“社交恐惧症”和社交平庸的人来说,“社牛”本身代表着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,甚至被认为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生活困扰;更说明,在较为浮躁的社会氛围下,年轻人很难和谐自处,常常在网络热点的追随中迷失自我。换句话说,出现了在社会认同和自我实现间的失衡。

叔本华说,人生就是一团欲望,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,欲望得不到满足就痛苦。“社交牛掰症”大火,以及网上相关的吐槽,或许也透露出一部分网友的“痛苦”。毕竟,人类自我成就的欲望写在基因深处。一些人对自我表现不满,才会希望成为在公众场合驾轻就熟、游刃有余的“社牛”。因为“社牛”们总会成为社交场上的焦点,被人们所注视,甚至所赞赏——这种正向反馈,能让人更自信,自我认同度更高。

但要注意的是,网络上的“社牛”视频更多是一种“表演”。一些UP主们不过是为了流量而刻意追求出格行为,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模仿借鉴。现实生活中,“社牛”和“社死”往往在一线之间。而这样的后果,不是谁都能承受的,因而也成为了阻碍人们在公共场合“放飞自我”的重要因素。

人总处于社会关系之中,是社会关系的总和。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认为,“他人”的目光是认识“自我”的一面镜子,“他人”不断地向“自我”发出约束信号。在他人的目光中,人们将镜像内化成为“自我”。因而也不乏一些人,为了追求“社牛”,而强迫自己去迎合,去“表演”。如果为了他人的目光而“表演”成一个“社牛”假象,这不仅不能获得自我认同,反而会陷入自我认同的混乱,变得更加焦虑。如果长久地以他人的评价、眼光为评判自己的标准,难免会陷入自我否定的“地狱”之中。

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盲目。无论“社恐”还是“社牛”,其实都只是一种和社会相处的方式,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内心,理解自己的行为,最终接纳自己。所以,在这场“社交牛掰症”的狂欢中,不妨也静下心来想想,什么才是更适合自己的。

微博网友热议

责任编辑:薄晓舟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分享

邀请

下一篇:暂无上一篇:暂无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老边资讯网  

© 2015-2020 Powered by 老边资讯网 X1.0

微信扫描